2011年12月1日 星期四

找到自己的天賦,紙雕人生











文/張凱迪

成若涵
學歷: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學士

經歷:以紙,雕 成。若涵紙雕工作坊創辦人(紙雕創意工作者)

那年夏天,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卻意外讓我找到屬於自己的天賦。
我熱愛紙雕,我希望用紙和大家分享我的快樂,我是成若涵。

1.    請您敘述從畢業到進入職場的心路歷程。
    我算是身邊朋友少數大學畢業直接進入職場的人。許多的朋友多半繼續升學、念研究所或是出國讀書。老實說,我那時候也蠻惶恐的,因為進入職場和升學考試不一樣,考試的時候你可以有一個第一志願或是目標在那裡,但是選擇工作和選擇從事的職業就沒那麼單純了。那時候我也會想,工作難道只是為了討生活,為別人做事嗎?感覺這似乎不是我想要過的生活。那工作對我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也因為選擇很多,心裡有些徬徨無助。那時我也參與了學校校園徵才的活動,在還沒畢業前就錄取了摩斯漢堡的儲備幹部。不過在辦活動的最後一天因為活動忙得太晚,騎車回家發生車禍。那時候傷得還蠻嚴重的,需要植皮,在家靜養了三個月。對我來說,那時剛好有個機會可以靜下來好好規劃自己的未來。有位朋友借了我一本叫《讓天賦自由》的書。從書中我了解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我也因此開始思索什麼是屬於自己的天賦?後來,我發現自己從小就很喜歡動手剪紙,每逢親朋好友的生日或是需要設計勞作的時候,我的作品總是讓人驚艷且備感窩心。然後,我看到了英國有位紙雕設計大師Rob Ryan的作品,感到很新鮮,我也想試看看在臺灣紙雕創作是否也能成功商品化?所以我就和父母討論這項計劃的可行性,我的父母也都很支持我的想法。他們告訴我:「反正我還年輕,就算試個一、兩年失敗了也沒什麼呀!」在家人的支持之下,我一頭栽進紙雕創作的世界,那時候大部分是自己摸索,最初用的是單色系,後來嘗試越來越多種色調和不同的大小。

為了維持一定的收入當作生活費和創業基金,我早上做紙雕,晚上兼了五個家教,一個月維持大概三萬塊的收入。在紙雕創作的過程一開始我還蠻幸運的,那時剛好有個朋友有機會向總統府提案,知道我在做紙雕,就請我設計一幅給馬總統的作品。據說馬英九總統和總統府羅發言人都很喜歡,那時候總統府告訴我會有媒體來採訪。果然,陸續有許多的新聞媒體採訪,透過媒體的報導,讓我的作品和知名度可以一舉打開。之後,也陸續完成了一些作品,像是和黛安芬sloggi內衣品牌的合作,為聯發科蔡明介董事長設計的作品以及前後費時半年的金包里鴨肉閣等等。未來,我希望能把臺灣在地的特色用一幅幅紙雕呈現給世界各地的朋友。


2.    在成為紙雕工藝創作者後,是否有遭遇重大的挫折,又是如何克服?
因為我做的紙雕工作不算是資本密集的工作,頂多是筆刀,作品用的紙之類
的。所以在資金上壓力不會太大。主要的壓力應該算是心靈層面的壓力,一般同儕都會互相問說你現在在做甚麼工作?一開始我都會說我還在思考,當然,我也會跟一些比較熟識的朋友分享我的計劃,不過當他們聽到我要做紙雕,頂多是說:「喔,那妳要加油喔!」之類的話。所以那時候,家人的了解就成為我心靈很大的支柱。我很幸運生在一個民主開放的家庭。從小父母都會支持我做的選擇,不管是選擇科系或是其他的事情,他們都給我很大的自由空間。當然,有同年齡的人可以了解更好,像那時候我男朋友就給我很多的鼓勵。



3. 臺大學生也有很多人對於創意創業很感興趣,不知您是否能提供有志於創業或是成為創意工作者的年輕學子一些建議?
        其實臺大人很多都很有想法也很聰明,不過不管是賣東西或是提供一項服務,你都要思考你的獨特性在哪裡?為什麼消費者要選擇你而不選擇其他產品?再來就是執行力,常常可能你有很多想法卻沒去執行,那一切也是空談。如果想做什麼就勇敢去做,反正還年輕,就算失敗也沒關係。

4. 在最初名氣未打響之前,您是如何成功行銷自己,將產品推廣出去?
        因為一開始資本不多,主要宣傳管道就是用臉書(Facebook)和部落格進行社群行銷。另外,把握住每次和媒體接觸的機會,在事前用心準備,讓每次在媒體前的曝光都做到最好。當你的口碑建立起來,自然就有人要找你合作。
        由於紙雕創作算很花時間跟勞力的,現在我還沒有考慮再找其他的創作者合作。未來,目標是把我自己成功打造成一個品牌藝術家。


5. 在大學修習的課程是否對從事的職業有幫助?或有間接的影響?是否有推薦學弟妹必修的課程?
        其實我沒有特別推薦什麼課程。大學時候每次選課前,我也會思考到底要選那些課程對未來會比較有幫助。後來我申請了傳播學程、休閒管理學程以及創意創業學程。其中的課程都對我還蠻有幫助的。像我那時候有跟我們系上教授去美濃、新埔做實地訪查,這對於我之後創作《秋初,曬柿餅的午後嬉戲》這幅作品時幫助很大。透過親身體驗,可以更了解鄉下的特色和田園生活。另外,我也有修一門管理學院的管理學,對我整個事業的經營管理有很大的助益。像我雖然不太喜歡科技,不過修了一門創創學程有關高科技創業的課,那些觀念現在回想起來也是十分受用。所以當下你可能覺得未必有用的東西,或許哪天卻派上用場也說不一定。


6. 大學期間是否有參與過社團活動?是否有推薦學弟妹一定要參與的社團或活動?
        我大學生涯有四分之三的時間都待在社團,從較小規模的系學會到較大規模的新生書院、畢聯會和學代會。因為我覺得社團就像一個小型社會的縮影。最初必須從一個基層人員做起,學習做事的方法,等累積足夠的經驗,也可以成為獨當一面的領導者。在社團活動當中,可以學習到如何與人合作、撰寫企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其實也沒有特別推薦一定要參加哪個社團。不過在社團累積的人脈確實對於未來會有很大的幫助。像我當初製作馬總統的作品,就是在新生書院認識的朋友提供的機會。因為通常在社團很活躍的人,他的人際網絡也相對會比較發達,往往能發揮乘數的效果。



7. 臺灣政府一直想推廣所謂的文化創意產業,但有些專家學者卻認為文化創意無法成為一產業,您對於臺灣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看法如何?
        基本上,我對於臺灣的文化創意產業的未來還蠻樂觀的。臺灣有許多有創意且想法多元的人才。政府也一直有在支持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像是華山藝文中心,最近的粉樂町之類的現在都發展得不錯。由於近年來科技發展到一個極致,最終人們心中還是希望能有個讓身心靈平衡的媒介。文化創意就是個很好的平臺,讓每個有能力的人都可以發揮他的創意和巧思。希望政府能像當年扶植半導體產業一樣,協助臺灣的文創業者成功打造自己的品牌,揚名國際。


8. 面對繁重的工作業務,請問您平常都如何管理自己的時間?
        平常我都是週一到週五工作,大概早上九點或十點工作到晚上五、六點。忙的時候,可能工作到更晚。像之前七月的時候就比較忙,幾乎整整一個月都在工作。很多人都會擔心,自由工作者會不會因為沒有組織的約束而比較容易偷懶,不過對我來說我不是一個能偷懶就偷懶的人,況且是在為自己的事業努力,偷懶沒有好處,工作對我來說更有成就感,也因為工作室就在家裡,所以很容易隨時隨地都會在想工作的事。不過,紙雕算是一個很花眼力的事情,所以充足的睡眠對於長時間工作的肩膀和眼睛會比較好。像有一次工作太累,只覺得眼前好像有星星在轉呀轉的。另外,這樣的工作方式也比較彈性,在比較不忙的時候,也可以和朋友出去喝個下午茶敘敘舊。相對於打卡上班來說是比較自由,但需要多點自律。


9. 給臺大學弟妹的一句話。
        勇敢去做,不要害怕失敗,失敗了至少不會後悔,走過的路更不會白走,一定會學到一些什麼。
        相對於會計、法律等專業系所的大部分同學,我在大學其實還沒有很確定自己的職涯方向。我從大三開始也會思索自己未來到底要做什麼?也曾徬徨迷惘過,在大三的時候我除了忙活動外,我還有去浪琴錶實習,主要是負責行政的工作。不過我發現自己的個性比較不適合行政事務,覺得還頗無聊的。所以,建議學弟妹如果找不到自己喜歡什麼,就從不喜歡什麼著手吧。後來我才發現,其實真正在大學找到自己喜歡做什麼的人並不多,所以還沒找到的人也算是正常,不用太擔心。因為一般來說,不管是有沒有讀研究所,最終還是得從職員做起。利用在職場工作的一、兩年間找到屬於自己的天賦並不會太晚喔!當然,並非每個人的人格特質都適合創業,找到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才是最重要的,加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